水下切割的防护 (1)劳动保护 1) 防止弧光灼伤眼睛 虽然水具有较强的吸收光的能力,但在清水中弧光仍是很强的,防护不当也会引起电光性眼炎。因此**根据不同的作业方法,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果着重潜装具进行水下电弧-氧切割时,潜水员需戴护目镜,其颜色深浅可根据每个人的视力情况选择;着轻潜装具作业时,则戴软性触摸接触镜。 2) 防止高温金属或电弧灼伤 在清水中作业时,皮肤不要直接曝露在弧光下,以防被弧光灼伤。另外在进行水下电弧-氧切割时,会向水中喷射出高温熔渣或熔化金属,这些高温物质不仅会灼伤皮肤,也可能烧毁潜水服、导气管等潜水装具,进而造成呼吸气体中断等事故。因此在水下作业时,要防止导气管等装具处于高温物质喷落的区域,同时潜水员本人也不要在该区中作业。此外,作业中严禁用手触摸处于高温状态的割缝、割条或割丝。 3) 注意潜水呼吸气体的卫生 水下切割时所产生的烟尘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应将潜水空气泵放到作业区的上风头、空气新鲜的地方。 (2)安全操作技术 为确保作业中的安全,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施工前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组织工作,包括人员分工、定岗位、定责任等。 ② 对各岗位上的人员进行技术考核,未达到相应技术考核标准者不得定岗工作。尤其是潜水切割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试,而且只允许人事与考试合格项目相应的工作。 ③ 进行水下切割前,**对作业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使作业人员熟悉切割工件或结构所处的环境、水深及其结构特点等。 ④ 做出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案,并使每个工作人员领会方案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⑤ 充分做好作业准备,备齐器材,清除作业区域内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障碍物及各种易燃易爆物质,另外还要备好应急抢救人员及潜水器材等。 ⑥ 作业时用的船舱应安全**,与作业无关的船舱禁止进入作业区。作业区域内的水面上不允许进行其他作业,作业区域的半径应至少等于作业处的水深。 ⑦ 作业时,要根据被切割工件或结构的结构特点及环境状况设置好操作平台,也可采取其他措施来稳定作业位置。**不允许在悬空状态下进行水下切割。 ⑧ 为防止压伤作业人员,进行水下切割时应对切割后易移位的割件系上牢靠的绳索,并在被切割工件或结构上留有一定的定位段,以确保切割过程中割件不移位。 ⑨ 进行水下切割时,严禁将割炬触及自身或其他作业人员,特别是不要触及潜水装具的金属部位。此外作业时还要防止头盔等装具撞击到金属结构。 ⑩切割过程中,应及时排除结构中聚集的气体,以免引起爆炸。切割完成以后,应立即将水下设备及各种工具取出水面,并用清洁的淡水清洗干净。 水下焊接作业安全分析和事故原因:目前水下焊接方法已达20种,然而从本质上讲还是采用陆上的焊接方法,但为了解决水下焊接的基本问题,**采取不同的手段和装置。一般将水下焊接方法分为三大类:湿法、干法及局部干法水下焊接。 水下环境使得焊接过程要比陆上焊接复杂得多,除焊接技术本身外,还涉及潜水作业等诸多因素。而对焊接过程有直接影响的有如下问题: ①能见度差(水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折射等作用),妨碍潜水焊接技术的正常发挥; ②水对焊缝的急冷效应,容易出现高硬度的淬硬组织; ③水下焊缝含氢量一般都较高,很容易引起氢脆或白点、脆断斑点及冷裂纹等。 水下焊接作业的事故原因如下。 (1)爆炸:由于被焊割构件存在有化学危险品、弹药等,或焊割未安全处理的可燃易燃物的容器、管道,或气割过程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引起的爆炸事故。 (2)灼烫;炽热金属熔滴或回火造成的烧伤,以及由于烧坏供气管、潜水服等潜水装具导致潜水病或窒息。 (3)电击:由于绝缘损坏漏电或直接触及电极等带电体引起的触电或因触电痉挛引起的溺水二次事故。 (4)物体打击:水下结构物件的倒塌坠落发生挤伤、压伤、碰伤和砸伤等机械性伤亡事故。 (5)其他:如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像风浪等引起的溺水事故等。裕明土方工程/泰兴沉井/靖江沉井工程由泰兴市裕明土方工程有限公司()提供。